- 丁建定;
1933—1945年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殊时期。德国法西斯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措施,在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欺骗性。其所推行的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中央集权管理的措施,在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效果的同时,中止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管理状态。这使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得不通过民主改造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2025年01期 No.9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赵建国;张宇涵;韩苗苗;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核心议题。基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国家财政出资比例、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性指数及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4个关键指标,对比分析2010—2022年中国与欧洲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状态及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差异化表现。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支出水平与国家财政出资责任略低于欧洲平均水平;相比欧洲各模式,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驱动经济发展的表现突出,但调节社会公平的效果欠佳,公平与效率显著负相关,其程度弱于强调高福利的北欧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的普遍性,凸显了莱茵模式下社会保障制度权责分配方式的借鉴价值。因此,中国应注重公平与效率协同,从“国家—市场—个人”权责配置入手,强化国家财政主导责任,提升参与公平性,构建社会保障收支常态化国际比较机制,稳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2025年01期 No.98 6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赵宁;
在银发经济浪潮下,养老服务业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领域,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银发经济的起步、成长和繁荣,美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经历了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与长期护理保险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与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迭代与智能技术赋能的演变历程,其政策演进呈现“立法保障—市场激活—社会协同”的特征。尽管美国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仍需应对财政支出负担加重、养老服务质量监管面临困境、数字鸿沟与信息泄露风险加剧等政策挑战。美国的经验可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强化财税激励和有效监管、加速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融合应用等。
2025年01期 No.98 7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赵明;胡澎;
作为日本为老服务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老年助餐服务先后经历了萌芽、起步、调整和优化四个时期。从需求侧视角出发,依照行动能力强弱和就餐场所在家庭内或家庭外,可将日本10种主要助餐模式划分为四个维度。历史演进与实践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日本老年助餐服务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社会化的资金保障格局、明确的保障人群识别策略、多元化的供给格局和丰富的服务内容;但也面临区域供需失衡、服务流程烦琐、服务供给频率不高、适用人群受限、数智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日本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应当突出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发展理念,构建灵活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推进多主体协同发展。鉴于此,进一步推进我国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认识误区、明确发展理念,优化制度建设,完善服务运行管理,提高需求主体的保障水平,增强供给主体的发展活力,探索供需平衡策略。
2025年01期 No.98 8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郭庆;
近年来,平台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问题被很多国家关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险是推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变革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来科学认定平台劳动身份,扩容失业保险制度以覆盖更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创新机制设计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适应于平台劳动者特点,这些都是国外维护平台劳动者基本权益、推动平台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做出的重要探索。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险应当遵循的规制路径是:明确劳动关系确立标准,确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有失业保险的权利;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夯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制度基础;分行业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失业保险专项规制;健全体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的失业保障。
2025年01期 No.98 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