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研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

  •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的生成演化、理论特质和实施路径

    王培刚;胡琪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科学指导、新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经验探索、中华传统健康思想的传承创新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的新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理念指引、以健康优先发展为首要原则、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特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追求的理论特质,深刻阐明了涵盖实施方式、实施手段、推进方向与支撑引领的健康中国建设实施路径,全力推进、建成健康中国。

    2025年01期 No.98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养老保障

  • 共生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X县的考察

    何晖;王睿灵;黄鸿剑;

    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实践,具有低成本和激活老年群体主观能动性的优势,但也面临运行可持续性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以X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践作为典型案例,按照“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维度,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可持续运行的阻滞因素进行了系统性解析。研究表明,现阶段农村互助养老共生系统存在共生单元结构性失衡、共生界面能量传导效率低下、共生模式稳定性不足、共生环境中认知脱嵌等阻滞因素,制约着农村互助养老共生系统的运行。为实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重构组织生态,激活互助养老共生单元协调治理动能;完善交互机制,重塑要素畅通的共生界面;调适利益张力,构建多元主体互惠共生模式;优化支持环境,培育互助养老价值共生生态。

    2025年01期 No.98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农村互助养老新方式“以地助养”的实践特征与发展路向

    许诺;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秩序理论的案例研究发现,“以地助养”这种新型农村互助养老方式实现了养老服务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受家庭主义倾向、农业老人化、乡村熟人社会的形塑,“以地助养”是养老服务与闲置土地资源之间的直接限制性互惠行为,以家庭为交换主体,以人情法则为交换规则,具有主体范围广泛、交换内容合需、灵活性与适应性强、权利义务相关联等优势,但也面临土地耕种需求不足、养老服务资源匮乏、互助权益缺乏保障等困境。应保留特色、遵循惯习,坚持“内生型力量为主、外嵌型力量为辅”,依托村级互助养老信息平台,构建“政府扶持、村‘两委’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以“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殖户、优化农村社区服务、建设正式内在制度”为发展重点,实现“以地助养”的多元化、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

    2025年01期 No.98 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医疗保障与工伤保险

  • 药品集采政策的区域公平性分析——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重维度的探讨

    毛瑛;张静雅;张宁;李浩然;

    健康保障通过健康政策的执行改善健康公平,药品政策涵盖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个阶段,是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支撑。基于健康系统宏观模型内部子模,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重维度构建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区域公平性理论框架,发现药师人力资源分布的差异造成了起点不公平,中选规则规定低价中选企业优先自主选择供应地区造成了过程不公平,药品可得性和价格存在区域差异体现了结果不公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健康系统宏观模型外部子模讨论了产生区域公平性问题的深层逻辑,发现西部地区缺乏培育人才的内生动力是药师分布不均的关键原因,量价都确定后完全由市场匹配供应地区是药价产生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政府干预行为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双重影响造成了药品保障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政策制度设计、提升供应监管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药品保障工作提出建议。

    2025年01期 No.98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将辅助生殖纳入医疗保险:公众诉求与政策瞄准

    李含伟;李梦圆;于洋;

    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疗保险,是解决部分家庭生育难题并减轻其经济负担、提升国家生育率的重要途径,但关注相关政策是否全面响应公众切实诉求的研究非常匮乏。运用PMC指数模型对1项国家层面及31项地方层面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通过LDA主题建模对网络公众评论进行语义挖掘,综合对比得到政策供给对公众诉求的响应情况发现:政策质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国家政策PMC指数为4.42(可接受级),地方层面仅江苏省达6.00(良好级),11个省份处于不良级;公众诉求及困境方面,公众在辅助生殖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经济压力,具有迫切的报销期待,对报销范围和流程存在困惑,单亲母亲、农村家庭心理负担较重;政策对“报销期待”“经济压力”响应情况良好,对“心理负担”“报销困惑”方面的困境响应微弱。据此提出提升政策精度、拓展政策深度、增加政策温度的三维优化建议,为“将辅助生殖纳入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01期 No.98 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全球社会保障

  • 试论1933—1945年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丁建定;

    1933—1945年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殊时期。德国法西斯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措施,在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欺骗性。其所推行的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中央集权管理的措施,在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效果的同时,中止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管理状态。这使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得不通过民主改造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2025年01期 No.9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基于关键指标的实证比较

    赵建国;张宇涵;韩苗苗;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核心议题。基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国家财政出资比例、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性指数及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4个关键指标,对比分析2010—2022年中国与欧洲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状态及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差异化表现。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支出水平与国家财政出资责任略低于欧洲平均水平;相比欧洲各模式,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驱动经济发展的表现突出,但调节社会公平的效果欠佳,公平与效率显著负相关,其程度弱于强调高福利的北欧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的普遍性,凸显了莱茵模式下社会保障制度权责分配方式的借鉴价值。因此,中国应注重公平与效率协同,从“国家—市场—个人”权责配置入手,强化国家财政主导责任,提升参与公平性,构建社会保障收支常态化国际比较机制,稳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2025年01期 No.98 6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银发经济背景下美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及其启示

    赵宁;

    在银发经济浪潮下,养老服务业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领域,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银发经济的起步、成长和繁荣,美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经历了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与长期护理保险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与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迭代与智能技术赋能的演变历程,其政策演进呈现“立法保障—市场激活—社会协同”的特征。尽管美国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仍需应对财政支出负担加重、养老服务质量监管面临困境、数字鸿沟与信息泄露风险加剧等政策挑战。美国的经验可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强化财税激励和有效监管、加速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融合应用等。

    2025年01期 No.98 7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日本的老年助餐服务:历史演进、模式探索及经验启示

    赵明;胡澎;

    作为日本为老服务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老年助餐服务先后经历了萌芽、起步、调整和优化四个时期。从需求侧视角出发,依照行动能力强弱和就餐场所在家庭内或家庭外,可将日本10种主要助餐模式划分为四个维度。历史演进与实践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日本老年助餐服务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社会化的资金保障格局、明确的保障人群识别策略、多元化的供给格局和丰富的服务内容;但也面临区域供需失衡、服务流程烦琐、服务供给频率不高、适用人群受限、数智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日本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应当突出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发展理念,构建灵活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推进多主体协同发展。鉴于此,进一步推进我国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认识误区、明确发展理念,优化制度建设,完善服务运行管理,提高需求主体的保障水平,增强供给主体的发展活力,探索供需平衡策略。

    2025年01期 No.98 8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的国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郭庆;

    近年来,平台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问题被很多国家关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险是推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变革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来科学认定平台劳动身份,扩容失业保险制度以覆盖更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创新机制设计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适应于平台劳动者特点,这些都是国外维护平台劳动者基本权益、推动平台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做出的重要探索。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险应当遵循的规制路径是:明确劳动关系确立标准,确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有失业保险的权利;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夯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制度基础;分行业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失业保险专项规制;健全体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的失业保障。

    2025年01期 No.98 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征稿启事

    <正>《社会保障研究》杂志(双月刊,刊号CN42-1792/F)由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面向高校、研究机构、人力资源与社保部门、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老龄工作部门、财政部门、工会、残联、慈善组织、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以及银行、保险、基金行业,关注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医保与医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住房保障、低保与救助等领域的热点聚焦、难点探讨、政策解读、民意调查、域外借鉴等方面的稿件。

    2025年01期 No.9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下载本期数据